最近一份份流传颇广的,“创业者死亡名单 ”让人倍感寒意。“凛冬将至”再不是权力游戏里的预言,而是梦断现实的写照。回望那些创业失利的“画面”,都有一些共同特点。 2015年至今,我看了近100个项目,做了很多失败项目的调研,下面就来复盘,导致产业互联网,或者传统企业数据化,创业失败的6大坑。
第一个坑: 精益创业“伪试错”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我们发现的重大商机,也许其他人也发现了,没有做只是难度太大,或者时机不成熟。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这时候想要介入,最好是采取精益创业模式。即先向市场推出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通过不断地试验,以最小的成本、“有效的方式”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客户需求。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项目的“精益创业”,不是“试错”而是“证伪”!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试错是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可行性方案;证“伪”是认为自己找到了唯一标准答案一条路走到黑。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为什么这么说?很多项目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将所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一股脑堆上去,用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下属一心想完成上级的KPI,创始人想给投资人,一个好看的数据或故事。上下一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证伪”这种心态和做法,会让你的一切动作都变形,得到的数据或者结果,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精益创业”的第一性原则是客户验证。客户验证最有效的办法是,他在正常情况下的正常选择。如产品长期免费、价格腰斩、捆绑销售等,都不见得会得到真实的反馈。你可以用这些手段为诱饵,获取客户的关注或者试用,但是做调查分析时,一定要还原它真实的情况,否则结果就是南辕北辙。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例如某互联网咖啡的神话,因为数据造假一夜破灭,就是最好的例子。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回头来看,很多看似伟大的创意或项目,在真实环境下,其实根本不成立,只是创始人或投资人的意淫。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这种“大跃进”式的精益创业,会用局部的、微小的成功,掩盖了产品、销售、管理等真正的问题。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一旦开始大规模复制,就会出现产品品质不可控、没有补贴用户就没有粘性、产品服务漏洞太多运营跟不上,等等问题。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大多数项目,在早期确定商业模式,或者业务模式时,存在对于市场的认识、困难准备的不足侥幸心理。这就需要敏捷快速的,产品研发和战略调整能力,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团购、共享单车的大溃败就是最好的例子。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所谓的创新,行业效率不提高5%-10%以上,都称不上创新,依然没有竞争力。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其实“客户验证”的思想,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美剧为什么那么好看?因为它的制作流程更加科学和市场化。美剧开拍前会先拍一部几十分钟的先导片,交代主要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故事背景,然后召开小规模的试映会,邀请几十位观众参加,听他们真实的反馈,再根据他们意见修改剧情,或者调整演员。每一季结束后,制作方再根据收视率和观众意见,决策是否有下一季。这种周拍季播的模式,把所有的决策权交给了观众,将制作方的投资以及失败成本降到了最低,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这就是有效的精益创业,因为它的客户反馈是真实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反馈不那么直接或者真实,你就要小心了。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一个真实的反面案例: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十年前我所在的地产投资集团,开始从建筑行业转型做商业地产。在重庆某县做的一个小商圈非常成功。一开盘,商铺和住宅就被一抢而空。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有了这个成功经验,我们立马开始在附近的县城复制,投入几十个小目标。然而开盘后,发现市场反响平平。老板认为是销售不行、运营不行,开始走马灯的换人、搞促销,从来没有去找真正的原因。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3810.html
直到一个资深的项目经理离职后,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认真去做了一圈调研和复盘,然后很诚恳地告诉我,第一个成功的项目,那几年承接了大量三峡移民,构成了几个有利条件:
第一他们手里有大量钱,所以很多人买商铺做投资;第二很多移民没有工作,买商铺开店成了首要选择;第三很多人买住房是刚需。其他县城人的购买力和投资能力有限,完全没有可比性。我们的定位和定价都偏高了。所以项目怎么都做不起来。遗憾的是他的报告和意见,并没有被真实地反馈上去。 精益创业是试错,不是证伪。创业最忌自嗨,自己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