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事件到底吃兴奋剂了吗(孙杨事件终身禁赛是什么原因)

1,845阅读模式
孙杨——中国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员之一,因触犯反兴奋剂条例而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禁赛8年。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被震惊到了。 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2018年9月4日,一个装着血样的安全容器被一锤子砸碎。如今,孙杨的职业生涯也被一槌定音,基本宣告终结。

事件回顾

2018年9月4日,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IDTM)三名工作人员至孙杨住处对其进行赛外反兴奋剂检查,IDTM随后给国际泳联报告说孙杨“暴力抗检”,并在这一过程中毁掉了样本瓶,而孙杨表示“他全力配合检查,但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存在多项违规操作”。雇佣IDTM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认为孙杨干扰了其工作人员的采样工作,并且使用了暴力手段。 2018年11月19日,国际泳联就孙杨“暴力抗检”在瑞士洛桑举行了长达13个小时的听证会。孙杨本人,以及孙杨和IDTM公司双方的证人均接受了询问,听证会上,孙杨出示了58个视频和图片,但是IDTM公司的当事人全部没有出庭,主检测官则在中国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了听证,“血检官”和“尿检官”缺席。 2019年1月3日,国际泳联反兴奋剂委员会做出裁决,在决定中说明: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IDTM)在2018年9月4日执行的兴奋剂检查是无效的;依据国际泳联反兴奋剂规则第2.3条和2.5条规定,孙杨没有兴奋剂违规行为。 2019年1月2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称,中国游泳奥运冠军孙杨因为与兴奋剂检查人员发生冲突,他的安保人员用锤子杂碎了已经密封的样本瓶,孙杨可能面临终身禁赛。这是媒体首次揭露孙杨“暴力抗检”事件。 2019年1月27日晚,中国游泳协会发表官方声明,称外媒所谓孙杨拒绝兴奋剂检查的报道不符合事实,中国游泳协会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求孙杨积极配合调查,客观真实反应当时情况。 2019年1月28日,国际泳联28日发表声明:我们注意到《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的报道。根据国际泳联反兴奋剂条例(FINA DC Rules 14.1.5 and 14.3.3)的规定和国际泳联反兴奋剂委员会的裁决,国际泳联无权对此事件发表评论。此外,国际泳联不再关注对这一事件的进一步猜测和传闻。 2019年3月12日,国际反兴奋剂机构(WADA)对孙杨不依不饶,他们反对国际泳联调查小组的裁定,并且上诉到国际体育仲裁法庭。 2019年7月,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韩国光州打响,孙杨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双料冠军。一些外媒和运动员认为,孙杨没有资格出现在世锦赛的赛场,赛后的颁奖仪式上,获得银牌的澳大利亚选手霍顿拒绝登上领奖台与孙杨同框合影,引发轩然大波。之后200米自由泳,英国选手斯科特也效仿了霍顿的做法。 2019年7月19日,孙杨及其律师团队发表声明,“要求CAS举行听证会时向公众开放,以求公开透明,证明自己的清白”。 2019年11月15日,孙杨“暴力抗检”听证会在瑞士蒙特勒进行,该听证会持续近12小时,全程公开,但没有立即宣布任何决定。这是1984年设立的体育法庭后,历史上第二次向公众开放听证会。 2019年12月10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发布公告称由于听证会证词翻译出现问题,仲裁裁决预计不会早于2020年1月中旬,并出于严谨的态度,再次要求双方提供笔录。 2020年1月19日,2020国际泳联游泳冠军系列赛北京站结束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孙杨继首日200米自由泳夺金后再夺400米自由泳金牌,以3金1银结束游泳冠军系列赛两站征程。 2020年2月25日,美联社发布名为“国际泳联试图保护孙杨免于禁赛”的文章,并表示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预计于近日宣布对孙杨兴奋剂检测争议事件的判决。 2020年2月27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在官网宣布,将于瑞士洛桑当地时间2月28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月28日下午5时)公布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诉孙杨和国际泳联(FINA)一案的仲裁结果。

疑问

首先小巴来解释大家的几个疑问: 1.还能上诉吗? 能,但获胜概率不大。孙杨律师已经声明,将在30天内,向瑞士联邦法院提出上诉。但是仲裁庭和法院是两个不同的系统,通常来说一个国家的法院不会去推翻国际仲裁庭的决定,也就是说不会再细究双方争执什么,只会做仲裁程序上的审查。历史上,翻案的比例仅为7%。 2.孙杨是因为服用兴奋剂被处罚了吗? 不是,国际泳联和国际体育仲裁法庭都没有说孙杨服用兴奋剂,因此孙杨在这次裁决之前的所有比赛成绩仍然有效。甚至在这场听证会上,是否服用兴奋剂根本不是争论的重点。
孙杨事件到底吃兴奋剂了吗(孙杨事件终身禁赛是什么原因)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裁决结果 3.没有服用兴奋剂,为什么还判8年这么重?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在裁决书中说了,孙杨违反了条款,在药检过程中“恶意抗检”。

当晚

根据孙杨一方和检测工作人员的说法,我们还原一下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防止运动员参加比赛时服用兴奋剂作弊,国际泳联(FINA)会委托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IDTM)对运动员突击抽检,即收集血液和尿液,检验是否有药物成分。 2018年9月4日,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派出三名工作人员前往孙杨住处,进行反兴奋剂检查。 一开始抽血孙杨是配合的,但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尿检官拿手机拍照、录视频,一身休闲打扮,怀疑不是专业人士,便要求出示证件。 一查才发现,三位工作人员中的两位(血检官和尿检官)无法提供反兴奋剂检查官资格证明。由于担心血样和尿样被人做手脚,孙杨一方拒绝接受尿检,并要求留下血样。符合程序的做法,是表达意见,事后申诉,但首先要配合完成检测。 但是孙杨一方咨询过国家游泳队和浙江省反兴奋剂中心后,最终坚持血样不能被带走,需要被处理掉。他们认为,主检测官已经放弃了这次的样本采集,于是指挥保安用锤子把容器打破,试图取出血样。而主检测官声明已经警告过孙杨一方,这样做可能会违反反兴奋剂规则。
孙杨事件到底吃兴奋剂了吗(孙杨事件终身禁赛是什么原因)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4346.html

当晚场景3D还原 国际泳联在闭门听证后,裁决孙杨没有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遂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对孙杨和国际泳联提出上诉。2019年11月中旬,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在瑞士举行了公开听证会。

听证会

双方交锋最激烈的地方是:孙杨是否有权以IDTM人员资质不足的理由拒绝接受其检查。 当晚检验人员是否有检验资质?简单来说,双方援引的文件就不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参照的条例中,主检官出示授权文件及身份证明文件即可。 而孙杨一方援引的《ISTI血样采集指南》,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一位官员——同时他也是该规则的制定者,证明仅仅是一份指南,不具备强制效力。
孙杨事件到底吃兴奋剂了吗(孙杨事件终身禁赛是什么原因)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4346.html

同时,仲裁庭上反复询问孙杨一个问题: 你之前经历过大概有60次药检,都跟这次情况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你之前没有反抗(形同默认),非要反抗这一次,这背后有合理的动机吗? 孙杨一方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孙杨一方并非没有获胜机会,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如果进行深究,是有翻盘机会的。但由于孙杨一方反复强调检验人员缺乏资质,反而错失了澄清的良机。 此外,当天孙杨一方的翻译被广为诟病,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存在漏翻、错翻的问题,造成当天大量无效沟通,无疑给本就不利的局势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这也是事后被明确指出的一点:孙杨的团队在这次危机的处理上,非常不专业。 就连孙杨一方指定的仲裁员也在仲裁时向孙杨团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万一你们对于规则的理解有偏差,特别是在2014年孙杨已经因为误服药物被禁赛过一次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种有极大可能让运动员付出巨大代价的行为,你们在行动前是否曾经有一秒钟想过这个问题?

8年

这是孙杨第二次兴奋剂违规 (第一次发生在2014年,被处罚禁赛三个月),处罚加倍,也就是最终裁定的8年。 他因冲动犯下错误,但8年的判罚太残酷了。如果真的错失东京奥运会,损失的商业利益恐怕高达9位数。更不要说他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掌声、梦想、未来……在那个决定命运的晚上,全都失去了。
孙杨事件到底吃兴奋剂了吗(孙杨事件终身禁赛是什么原因)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4346.html

你可以阴谋论地认为这是东西方日益激烈的冲突的缩影,甚至是西方在恶意打压中国优秀运动员,也可以认为这仅仅是一位运动员因不熟悉规则而引发的职业危机。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风波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中国运动员如何在国际诉讼时正当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或者再进一步,如果我们的运动员真的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在别人的游戏规则下,又应当怎样保护权益呢?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4346.html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4346.html
懂站帝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18日 10:00:17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9504503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评论  0  访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