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什么能复位成功)

309阅读模式
“朱祁镇能够成功复位,靠的是封建礼法对正统的维护,是朱祁钰的优柔寡断,更靠的是运气。其实沦为阶下囚的朱祁镇也并没有想过复位,但是在众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他复位是必然的。明英宗朱祁镇,男,汉族,明朝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综合国力耗损。 明英宗朱祁镇,他的父亲是曾开辟过“宣仁之治”的朱瞻基,而他的生母是大明的孝恭孙皇后,但是,那么聪明的父亲和母亲生下来的儿子确是个地地道道的败家子。哪料一个“土木堡之变”,他就把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到他父亲朱瞻基,几代大明皇帝,辛辛苦苦的累积都葬送掉了,还闹得差点亡国。 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造成宦官专权,那时,大臣想见朱祁镇得先给王振公公送礼物,王振如果觉得礼品可以,大臣便会顺利看到皇帝,如果感觉礼品不足珍贵,不要说相见皇帝了立即便会最让人把大臣给赶走。之后,地区官员上表说瓦剌也先常常带人搔扰明朝的老百姓,这件事情让太监王振知道,告知朱祁镇说:“皇上,为了更好地能尽早证明您的工作能力,我建议您御驾亲征,亲自带军讨伐瓦剌。”朱祁镇那时候二十来岁,恰好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听完后王振的提议后,如同鬼迷心窍了一样不管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劝说,一门心思的就想仿效父亲朱瞻基那般在战场上建功。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什么能复位成功)

朱祁镇压根不会打仗不明白兵法却要御驾亲征。就是这样,朱祁镇结集了明代的二十万(号称五十万)大军,坐上马车喊着皇帝御驾亲征的幌子踏入了讨伐瓦剌的道路。結果,因为路途遥远造成这一从未打过仗而且身娇肉贵的皇帝适应不了,仗还没有打就想带人回朝,因此王振就跑过去劝朱祁镇,告知朱祁镇,您那样就回朝确实是太丢面子了,朝中大臣都是会瞧不起您,朱祁镇听完,感觉也是那个理,就通告继续行军。 气人的是,刚到王振的老家那边,王振看故乡的农作物长的挺不错,怕几十万大军踩坏自身故乡的农作物,立刻跑以往跟朱祁镇说报告,说老百姓种农作物不容易,提议朱祁镇命人撤兵,换一条路涉足,朱祁镇这一昏君听完竟然真下令撤兵,不撤还没事儿,一撤瓦剌就把握住了机会,借着明军撤兵的毫无防备情况下瓦剌也先果断带人袭击,朱祁镇见到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立即慌了,连指挥都不会了拼了命的喊着护驾,造成了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二十万精英损失殆尽,追随出征的文武高官几十人基本上全部殉国,朱祁镇这一仗把明朝几辈人所攒下的积蓄全打光了。这也是网友戏称他为“大明战神”的缘故。 最让人生气的是,于谦在国家危机时刻,独臂撑天为大明续了命。可是他复辟后,却不管不顾“天下冤之”,杀掉于谦后,又为“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平反引魂。因而,后世的人,一直都痛斥朱祁镇最是无情无义,最对不起于谦。以致于都出现了那样一种见解:崇祯亡国时的惨象,便是由于朱祁镇杀于谦时,寒了天下人心所造成这一说法,或许也不是没有道理。应对这样的結果,真不知道该怎样再点评朱祁镇了,只有叹息一声:好在历史记住了于谦! 明朝的南宫夺门之变,是朱祁镇复位之战,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 公元1457年,正月的一天,石亨、曹吉祥、张軏、徐有贞等人拥立朱祁镇复位。政变出奇得顺利,到了奉天殿,百官高呼万岁,如此这般,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 既然是政变,必然会受到阻碍,那么为什么夺门之变却如此顺利呢?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什么能复位成功)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7243.html

一、徐有贞策划有方 政变这种事情风险极大,回报也极大,所以只有聪明绝顶的人才有可能成功。我们来看看夺门之变的几位策划者,石亨是北京保卫战的大功臣,打仗石亨很在行,冲锋陷阵没有问题,术业有专攻,但要搞起权谋诡计,石亨差得太远了。 张軏官至都督府右都督,他哥哥就是英国公张辅,张軏位高权重,掌控兵权,张軏在夺门之变中主要负责执行,并非策划者。曹吉祥虽说身为司礼监宦官,但文化水平有限,他的责任是里应外合,负责宫内政变事宜。 当初,石亨等人准备拥立朱祁镇,石亨很清楚自己水平,于是他们先找到了太常卿许彬,许彬以年老为由,推荐了徐有贞。可见政变集团虽说拥有相当强大的资源,但没有核心灵魂人物。如果石亨真的有很高的权谋水准,何苦还到处去求人,直到徐有贞到位,这才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具备,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什么能复位成功)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7243.html

史料记载:
“闻之,大喜,曰:‘须令南城知此意。’軏曰:‘阴达之矣。’令太监曹吉祥入白太后。”
不论人品好与劣,徐有贞的确是个人才。景泰四年,徐有贞奉命治理张秋黄河决口问题,徐有贞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完满地完成了任务,景泰七年的时候,山东大水,只有徐有贞修筑的堤坝完好如故,这很能说明问题。 徐有贞身负大才,但没有机会,直到石亨找到他,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首先,让张軏暗中通知南宫的朱祁镇,再让曹吉祥入宫征求太后的同意,再定好时间,率兵入城。石亨、曹吉祥、张軏就好比电脑的硬件,而徐有贞就是那枚CPU,只有CPU合格,整台计算机才能顺畅地运行。 所谓富贵险中求,徐有贞这回是赌对了,在他智慧与魄力之下,朱祁镇才能成功复辟。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什么能复位成功)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7243.html

二、于谦没有阻拦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朱祁钰摄政,当时王振已经死在了土木堡,朝堂之上,众朝臣把仇恨的目光投向了王振的余党。王振余党,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却在此时呵斥文官,这激起了众人的愤怒,于是大家赤膊上阵,马顺就这么被大臣们活活打死了。 朱祁钰很恐慌,准备逃走,被于谦拦住道:
“顺等罪当死,勿论。”
意思就是马顺本就该杀,请赦免群臣的罪责,关键时刻,于谦的一句话,救了满朝文武,此时的于谦已经积累了极高的威望。 在瓦剌兵临城下之际,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提督各营军马,可以说当时天下的兵权都在于谦一人手中,所有的军队调动命令,全部由于谦一人做主。为了京城防务,于谦还改革了兵制,设置了十二团营,直到嘉靖年间才废除。 大战一触即发,于谦命陶瑾、硃瑛、石亨、孙镗等将领,分列城外迎敌,于谦还发布死令:
“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在于谦的英明指挥下,在将士们英勇奋战下,北京城得以保全。 当时的于谦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为是战时,一切以效率优先,而战后于谦仍是军队的掌控者。徐有贞团伙又是带兵入城,又是撺掇太后,这么大的动静难道于谦会不知道吗,可想而知,于谦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是时,景泰帝朱祁钰已身患重病,一方面由于朱祁镇回来的关系,令他心神不宁,一方面因为皇储问题,让朱祁钰无法心安。也许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数,朱祁钰这皇帝也是做到头了。 三、朱祁钰有些不得人心 自古政变大多血腥异常,成本也极大,政变对国家的伤害、百姓的伤害都无以复加,比如黄巢起义,八王之乱,哪次不得落得个尸山血海的结果方才罢休。 朱祁钰在即位之初的确可圈可点,是他坚持抗战,是他任用于谦,是他挽救了明朝的国运,但随着皇位的稳固,朱祁钰也在发生着改变。 北京保卫战之后,瓦剌也不想再打了,而朱祁镇这烫手的山芋就变得愈发尴尬,所以太师也先想把朱祁镇送回去。朱祁镇作为太上皇,哪怕他只做个普通人,都希望能回到家乡,想来深陷敌营一年的朱祁镇也想通了。他也不想要什么皇位,他只想回钱皇后身边,就算做个老百姓,他也乐意。 朱祁钰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并不希望哥哥回来,这无疑是的皇权的最大威胁。所以朱祁钰屡次阻拦使者出访,什么礼物、国书,能没有就没有,能简单就简单。然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杨善,靠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竟把朱祁镇带了回来。 史料记载:
“御史高平亦言城南多树,事叵测,遂尽伐之。时盛暑,上皇尝倚树憩息。及树伐,得其故,大惧。”
朱祁钰很郁闷,接待礼节一切从简,还把哥哥安排在了南宫。南宫这个地方破破烂烂,环境也不佳,这些朱祁镇都忍了,不过朱祁钰还经常派人前来监视,甚至在最热的夏天,把周围的树木都砍了。 俗话说长兄如父,朱祁钰这么做往大了说就是不孝,虽说他有权力虐待他哥哥,但大家都看在眼中,这必定会激起群臣的反感。在朱祁镇被俘之后,孙太后留个后手,先立了朱见深为太子,在心底里,孙太后还是偏向朱祁镇的,这也好理解,毕竟朱祁镇是亲生儿子。 景泰三年,朱祁钰还是废掉了太子朱见深,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朱祁钰的用意很明显,下一代皇帝要遵从他的血脉。储君可是国家的根本,万历皇帝皇帝想换太子,可是折腾了十几年都没有成功。朱祁钰在换太子这事情上,有违正统,而不久之后朱见济就去世了,这好像又是天意为之。 在处理哥哥朱祁镇和太子的问题上,朱祁钰犯了无法挽回的错误,这让群臣把目光又投向了朱祁镇。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什么能复位成功)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7243.html

朱祁镇即位或许并非人心所向,但于情于理大家还是多投了朱祁镇一票,于是朱祁镇复辟变得得顺理成章,毫无违和感。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7243.html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7243.html
懂站帝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7月3日 02:20:38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9504503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评论  0  访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