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简称唯物史观,也称历史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论。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即是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历史唯心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历史观,指明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又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 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 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科学理论,不仅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造了这一新的历史观以来,它在实践中不断受到考验,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完美,并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 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主要的内容有: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3、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4、二元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 5、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6、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7、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两极世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社会形态学视角研究分析世界历史结构基础上认为,从两极世界进程的总体上看,自然实践(生产力)的先进性程度决定了社会实践(生产关系)的统一范围; 从每代进程及每代进程内部宏观的整合上看,东西方在社会实践上和自然实践上呈交互促进关系扩展资料: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辩证法观点。 马克思并没有赋予自己的哲学一个具体的名称,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可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不同场合把自己的哲学学说称之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都称之为旧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而基本趋势则是前进的、上升的。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9222.html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和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9222.html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1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