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有哪些(德育的九个原则有哪些内容)

563阅读模式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结合原则、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素原则、实践结合原则、教育原则、正面教育原则、共产主义原则。 导向性原则:强调理想性和方向性,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疏导原则:强调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向上。 结合原则:强调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统一。 连贯性原则:强调要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 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 少说空话 小7将德育的有关内容做了框架梳理,小伙伴们快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掌握了,记得收藏转发哦!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重点指数:2星,常考题型:选择题) 1、概念 广义: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狭义: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法制道德的影响。 2、意义 小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基础性) 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础(奠基性) 3、德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原则有哪些(德育的九个原则有哪些内容)

二、德育过程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1、德育过程的概念: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原则有哪些(德育的九个原则有哪些内容)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5124.html

三、德育原则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1、方向性原则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长善救失原则(又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马卡连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8、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灵活施教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德育“的相关内容了,大家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记忆。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5124.html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5124.html
懂站帝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13日 23:51:10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9504503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评论  0  访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