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是对谁的称呼(古代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533阅读模式
“足下是一个晋国时期的典故,是指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 我国古代的称呼“足下”,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境?同辈相称、上级对下级。 “足下”,它的本义就是“脚底下”的意思。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但后来“足下”变成是一个敬词,是古人以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也是对对方的尊称,和今天的“您”的意思相近。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足下是对谁的称呼(古代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一、足下在许多典籍中出现: 1、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足下。 2、足下事皆成。——《史记·陈涉世家》 3、然足下卜之鬼乎? 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乐毅《报燕惠王书》 4、《韩非子·难三》:“今足下虽强,未若 知氏 ; 韩 魏 虽弱,未至如其在 晋阳 之下也。” 5、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 颖川 ,吾常谓之知言。” 6、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与足下别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悬悬於吾也。”
足下是对谁的称呼(古代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二、“足下”作为敬称最早的出处 招考证,“足下”作为敬称最早出自东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阶也……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足下是对谁的称呼(古代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足下”一词来源于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因宫廷内乱在外流亡十九年,这期间,大臣介之推就一直在身边辅佐他。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后,就开始对有功之臣论功封赏,但介之推却功成身退,和自己的老母亲隐居深山。
足下是对谁的称呼(古代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于是,晋文公就派人去找他,请他出来做官,但介之推就是不肯出山,最后,没办法,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个办法逼他出山。不辛的是,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足下是对谁的称呼(古代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
晋文公听说后,后悔不已,派人砍下这棵树,制做成一双木屐。每次穿上木屐时,他常低着头,望着木屐哀叹:“悲乎,足下!”后来,“足下”一词就成为由追忆怀念故友、缅怀亲人演变成了对友人的尊称了。  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5927.html
懂站帝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16日 15:15:40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9504503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评论  0  访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