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0上海发生了什么?1920年7月14日,中国爆发直皖战争。吴佩孚奔擒段祺瑞未果。皖系段祺瑞战败。
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战争结果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2、1920年11月20日,上海机器工会成立。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工会组织。1920年11月20日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组织在上海成立。成立时会员370人,主要来自造船厂、电灯厂、厚生铁厂和恒丰纱厂等工厂的工人。11月21日召开成立大会,李中任主席。孙中山、陈独秀、欧阳桂生、倪文富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说。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该会的宗旨是:团结全体工人、争取改善工人地位、提高人工生活;反对同乡、帮口观念,培养工人的阶级意识,提倡丁人的团结互助;排除资本家和政客的影响。陈独秀、杨明斋被邀请为名誉会员,陈独秀还被选为经募处主任。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出版通俗刊物——《机器工人》。该会对推动上海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5年5月成为上海总工会下属成员。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3、1923年1月23日晚8时,最早的无线广播电台创办。 美国新闻记者奥斯邦创办的无线电广播电台(通称奥斯邦电台)正式播音,此为上海也是中国境内最早正式播音的无线广播电台。至同年4月停止播音。至解放时,上海先后有各种广播电台234家。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4、让子弹飞最后为什么去上海?上海是民国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闯上海滩是那时候人的梦想,上海这个城市比较有钱!在上海更容易搞到钱!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1920年,“花国总理”遇害
在旧社会,上海滩是个奇特的地方,有人说这里遍地都是黄金,有人却依然饿死在街头;这里有风情万种的十里洋场,里面卖着最贵的酒,却要着最贱的命。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在人们的印象中,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或悲或喜的上海往事,成就了这个已经迷离在岁月红尘深处的上海滩。然而,繁华的背后,人间悲剧数不胜数,更多的是苍凉和黑暗。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一个女人,她也曾经在上海滩风靡一时,跟胡蝶、张爱玲、周旋、陆小曼等人的名气相比,丝毫也不逊色。可是有一天,她却在人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时,被人杀死在荒郊野外的一处麦田里。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她叫王莲英,是上海滩的一名高级妓女和交际花。她死后,一夜之间,上海滩的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申报》还以整版来跟踪报道。在整整五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市民只要一翻开报纸,见到的就是王莲英案件的消息。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这件离奇命案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麦田里的女尸,原是第一届“花国总理”
1920年6月15日拂晓,在上海西区徐家汇镇西首的一处麦田里,有居民发现了一具女尸,便大着胆子上前一看,只见尸体腐胀成巨人状,已经看不出真实的年龄。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这人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跑去告诉了当地的地保。地保宗某也不敢怠慢,随即上报给地方检察厅。检察厅立即派出检察官和法医赶赴现场勘察,只见死者穿着一身考究的纺绸衫裤,鞋子已经脱落,一对紧致未缠脚的天然足上只套了一双薄薄的丝袜。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经法医初步鉴定,死者全身上下内外都没有非常明显的伤痕,只有颈脖上留有麻绳缠绕的勒痕,便断定她是被人勒死的,而此处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挣扎痕迹,显然她是被人杀死后再抛尸在这里的。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由于尸体已经有些腐胀,无法知道真实的年龄,法医便断定这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但是她并未缠足,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于是便顺着这条线索前去追查。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正巧,位于上海大马路(今南京东路)的老闸捕房也接到了报案,说是妓女王莲英跟一位客人出去了已经好几天,至今还没有回来,不知道去了哪里?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当时,王莲英是上海滩有名的高级妓女和交际花,曾当选了上海新世界的第一届“花国总理”,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据报案人称,王莲英跟一位姓朱的男子外出,乘坐着一辆车牌号为1240的汽车,身上还戴着价值数千元的金银首饰和珠宝钻石。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检察官听到这个消息,便和老闸捕房的巡警一起带着王莲英的养父母王长发夫妇前去仔细辨认尸体,通过死者的双脚和穿着,证实了死在麦田里的女子其实就是王莲英。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29254.html

王莲英出身于旗人,本是杭州一位驻防旗兵的女儿。辛亥革命爆发后,杭州军民纷纷起事,与当地的驻防旗兵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王莲英也因此失去了父母,被人卖进青楼,成了一名妓女。
1917年12月23日,上海举行了第一届“新世界群芳选举”,这个选美大赛跟现在的港姐选美不同,因为群芳选美的参加者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都是妓女。而王莲英竟然出乎意料地得票高达一万八千余票,位列第四名。
其实,在群芳选美大赛前,王莲英只是上海四马路上的一名普通的妓女,这里妓院林立,是个不折不扣的红灯区。王莲英每天都要站在这里沿街拉客,属于典型的“站街”,还远远没有达到高级妓女的级别。而且,王莲英虽然长得也非常漂亮,可是在这十里之间,粉黛万家的四马路上,显得并不出众。
谁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竟然在这次群芳选美大赛上出现了大转折。她报名参加了选美后,觉得自己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于是出人意料地以一身男装上台,走了现在李宇春的这种风格,又放声唱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逍遥津》,让台下的男人和台上的女人都眼前一亮,最后竟然艳压群芳,还得了第四名。
这时,上海新世界戏院又别出心裁,认为现在已经是民国了,获奖的名头可以改一改,便将第一名任命为“花国大总统”,第二三名为副总统,于是,王莲英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花国总理”。
俗话说:十年青楼有人问,花榜题名天下知。王莲英荣任“总理”,一夜之间,身价百倍,从而跻身于高级妓女的行列,再也不用站在街上揽客了。
不仅如此,随着“花国总理”的金字匾额连同“莲钱出水千人选,英武能言四座春”的对联高高挂起,王莲英也开始鸟枪换炮,以当红明星的标准重新来包装自己,引起了轰动。当时,上海的男人,无论是三轮车夫还是公司白领,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好色,都忍不住想去看看王莲英的风采。
这样一个妓女,怎么会突然被人杀死,又丢到了上海郊外的一处荒芜人烟的麦田里呢?

“花国总理”表面上风光无限,暗中却靠租赁珠宝、首饰、衣服来维持高档生活
王莲英非常爱出风头,又懂得享受,在当选了“花国总理”后,没过几天,便离开了蜗居数年的上海四马路,住进了小花园一带的独栋小洋楼里。
当时,上海有些声望的妓女们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都喜欢赶时髦,爱戴钻石。王莲英也不例外,很快便配上了欧米茄的手表和高档的包包、鞋子,当然更少不了让男人们无法抵挡的香奈儿香水。
从此,王莲英只要出外交际,一定是披金戴银,珠光宝气,如此频频地出入于上海滩的名流社交圈。
然而,尽管王莲英一夜成名,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身价百倍,但她毕竟出身于贫寒,跟上海那些风光无限的名媛小姐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意挥霍不同,不到几个月时间,王莲英便捉襟见肘,有些吃不消了。
为了充门面,维持自己的高档生活,王莲英跟上海的其他很多妓女一样,开始频繁进出各大租赁公司,靠租赁首饰、珠宝和衣服生活。
就这样,在外人眼里,王莲英继续每天穿着旗袍,搭配皮草,戴着南非大钻戒和珍珠项链在各处闪亮登场,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
谁知道,王莲英这样如此高调,夜夜风花雪月,灯红酒绿,终于乐极生悲,一场血光之灾正在悄悄地降临,有个男人的一双锐利的眼睛正在暗处注视着她。

嗜赌成性的洋场恶少爷,盯上了珠光宝气的“花国总理”
这个人名叫阎瑞生,原籍河南汤阴,1895年出生于上海,从小便沉浸于赌博。13岁那年,阎瑞生带着自己精心饲养了好几年的一对蟋蟀去与人决斗,又将母亲给他交学费的10块大洋作为赌注,要跟人一决胜负。
谁知,刚一交手,阎瑞生的蟋蟀便落荒而逃,铩羽而归,10块大洋顷刻间就输得干干净净。阎瑞生勃然大怒,当场将两只蟋蟀一一捏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仅嗜赌而且心狠的人,在18岁时竟然还进入了震旦大学的校门,成了一名大学生。
在校期间,阎瑞生依然我行我素,不是在酒楼吃喝,就是在妓院里寻欢作乐,甚至在课余时间,在宿舍里跟同学们一起掷骰子赌博。
阎瑞生在骰子上面做了一些手脚,利用豆腐干来制作,竟然还瞒过了同学们。阎瑞生非常得意,认为这是绝妙的赌具。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阎瑞生终于被人抓住了把柄,告到了学校,在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不久,他又考进了北京交通传习所。
毕业后,阎瑞生凭借自己在震旦大学时很好的法语水平,在法租界电车公司找到了一个非常体面的工作,成了人人羡慕的一位白领。
可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阎瑞生本就好赌,有了工作后,更是变本加厉,与一帮赌徒经常聚在一起,有什么赌什么,虽然每月工资不低,却还是入不敷出,债台高筑。
1920年端午节前,阎瑞生失了业,这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顿,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找跟他长期相好的一个妓女借钱,说过几天就还给她。这个妓女也没有钱,就给了他一只钻戒。
阎瑞生得了钻戒,大喜过望,当即把它当了600块大洋,转身就到了江湾跑马场去豪赌一场,输了个一干二净,心里便想着要去怎么弄钱。
有一天,阎瑞生来到好友、人称“朱老五”的朱子昭家里,邂逅了一身名牌衣服和首饰的“花国总理”王莲英,认为她应该非常有钱,顿时心里一动,便打起了她的主意来。

迷离之夜,“花国总理”香消玉殒,魂断上海滩
阎瑞生有两个经常在一起鬼混的狐朋狗友,一个名叫吴春芳,一个叫做方日珊,两人都是贩卖茶叶的。阎瑞生找来了他们,三人一拍即合,又借鉴外国小说里面的桥段,暗地里买来麻醉剂“哥罗芳”,打算把王莲英迷晕了以后,再实施抢劫作案。
1920年6月8日,阎瑞生约了一帮人到王莲英家里去打麻将,随后又约她第二天到别的地方再玩,王莲英答应了。
第二天,阎瑞生向朱老五借来了汽车,又让吴春芳和方日珊准备好绳索等物,一同前去接王莲英,随后又以其他客人未到为由,提议先坐汽车去外面游乐一番。王莲英不知是计,便跟他们一起出去了,就此走上了不归路。
阎瑞生开着车,沿静安路向西,经极司菲尔路,一直来到了徐家汇郊外的一处麦田边。
这时,天色已晚,阎瑞生停下车,又找借口下了车,从后备箱里取出“哥罗芳”,倒在一个棉花团上,随即上车跟吴春芳、方日珊一起捂住了王莲英的嘴巴和鼻子。
王莲英见此情形,惊慌失措,一边挣扎一边向他们苦苦哀求道:“哥哥,你们如果要钱,我都可以给你们,求你们不要弄死我的命……”
阎瑞生是第一次作案,本想迷晕她,抢了钱财就算了,可是王莲英的话却提醒了他,他们本来就认识,一旦让王莲英活着出去,很快便会东窗事发。于是,三人一狠心,就把她给活活地勒死了。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农民朝这边走了过来,三人都大吃了一惊。阎瑞生急忙下车,设计去把他引开,随后又上车将王莲英身上的珠宝首饰一掠而空。
阎瑞生等三人都是第一次杀人,自己也吓坏了,他们本来想在那里挖个深坑把尸体埋掉,可是当时既没有工具,心里也非常害怕,便将尸体抬进了麦田深处,匆匆忙忙地扔掉了。
第二天一早,阎瑞生就把车子还给了朱老五,不久,又只身潜逃藏匿在位于青浦的岳丈家里,然后又再次潜逃到外地去了。

按图索骥,从非常罕见的私有汽车入手,很快锁定了目标,各大报纸争相报道整整五个月
阎瑞生其实是个典型的蠢贼,作案动机非常明显,而且漏洞百出,很快便让检察厅和租界巡捕房查出了端倪。
1920年6月16日,就在案发的第二天,得到消息的《申报》就以大篇幅刊登了在徐家汇发现未缠足的女尸的报道,检察厅也发出了认尸通告。
17日早上,王莲英的养父母王长发夫妇来到检察厅,报案说自己的女儿王莲英在9日下午就被一个姓朱的人叫走,至今杳无音信。经过认尸,最终确认了这具女尸就是“花国总理”王莲英。随后,这个案件就在社会上迅速传开了。
朱老五听到风声后,还专程跑去找过阎瑞生,他虽然起了疑心,却还不敢相信阎瑞生敢杀人劫财,甚至还劝他去检察厅说清情况,讲清自己与王莲英最后在一起活动的详情,以洗清嫌疑。
谁知,阎瑞生一听就慌了,急忙找个借口哄走了朱老五,先是逃到青浦,接着又迅速逃离上海,逃到了外地。
这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阎瑞生明显就是做贼心虚。于是,检察厅和巡捕房都立即发布了针对他的通缉令,而且通缉令发得很远。
潜逃后,阎瑞生惶惶不安,整日里东躲西藏,先后遁迹于江苏松江、海州一带,甚至还逃到了山东青岛。很快,他把抢来的钱都花完了,只好又回到了徐州,最后在铜山被人发现,于徐州火车站被包探抓获,迅速押回了上海。而阎瑞生的两名帮凶,吴春芳也被捉拿,方日珊则下落不明。
阎瑞生杀害“花国总理”王莲英一案得以迅速告破,除了案情简单外,跟被害人是著名的交际花、高级妓女也有关系,而更重要的是,这件案子跟朱老五还扯上了关系。

朱老五朱子昭是上海总商会会长、大慈善家朱葆三的第五个儿子,是个典型的钻石王老五。检察厅和巡捕房想迅速破案,一来这件案子过于轰动,他们想痛痛快快破个案,以便树立正面形象;二来就是给朱葆三一个面子,向他示好。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件案子却被新闻报纸争相报道,一直持续了整整五个月之久。
原来,案发后,王莲英的养父母王长发夫妇从检察厅认尸回来后,两人一合计,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去了一家报社,登了一条寻物启事,查找王莲英身上贵重首饰的下落,还说要重赏提供线索者。
随后,大群记者闻风而动,纷纷前来找到王长发夫妇,让他们爆料,而其重点已经不是死去的王莲英,而是不停地挖掘和王莲英有关的男人特别是朱老五相关联的新闻。
想当年,王莲英能够当上“花国总理”,朱老五功不可没。原来,新世界的群芳选举,其实就是在私下拉选票,每票一元大洋。
王莲英以男装上台,引起了朱老五的极大兴趣,也令他耳目一新,在他的大力资助下,王莲英顺利当选,还得了第四名,获得了“花国总理”称号,也成了上海滩著名的交际花。
这些新闻报社从案子中窥得了商机,不仅派出了大批记者刨根问底,甚至发挥出了编故事的天分,把这个案子闹得沸沸扬扬。
7月2日,《申报》抢得先机,先打出了广告,宣布要刊发连载新闻《莲英被害记》。随后,其他报社争相仿效,登出了《花国总理惨案》、《莲英痛史》等一系列相似的连载,里面的内容虚虚实实,根本无法考证。

而且,这些报社全部不约而同地有意无意地把王莲英往朱老五身上扯,说什么王莲英有一个男朋友,情投意合,已经定下了终身,而朱老五为她大洒金钱,谁知她却另有所爱。于是,朱老五恼羞成怒,决定除掉这个负心女,就雇佣了自己的同学好友阎瑞生,让他杀人灭口。诸此种种,一个比一个说得玄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8月上旬,潜逃在外的阎瑞生终于落网,随即被押回了上海。这次,杀人的“主角”回来了,各大报社当然不肯轻易放过,王莲英和阎瑞生的新闻再一次铺天盖地。
8月20日,法租界原计划对阎瑞生进行第一次公审,谁知道来看热闹的人实在太多,现场也挤得水泄不通。当局担心出什么意外,只好临时更换了地方。最后,法租界又将阎瑞生转交给了华界。
10月8日,阎瑞生的审讯宣告终结,可上海市民却对案件的了解越来越糊涂,因为新闻报社上面披露的真相简直千奇百怪,而且每一次都引起了热潮。
11月23日,经过最后审判,阎瑞生和吴春芳两人被判处死刑,在龙华的西炮台大操场上被执行枪决。当时,前去围观行刑的人把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自然又引起了新闻报社的关注。到了这时,各大报社已经整整报道了五个月了。
到了此时,这起事件还没有完,由此改编的各种评弹、京剧和无声电影也开始公演上映,甚至越改越离谱。
2014年,姜文导演了一部电影,叫做《一步之遥》,据说也是采用了这个素材。可见当年阎瑞生、王莲英一案的影响有多么地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