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由卦象、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组成,后面七项内容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学习周易首先要背诵卦辞、爻辞,至少要很熟悉的程度,然后,要记住八卦的宫,每宫八个卦,形成64卦,每宫的变化规律要记牢,随手能画。然后是方圆图、五行的相生相克图、先天后天之数、河图洛书等。这些都是基本功,必须要死记。许多初学者这些东西还没有记住,就急切地想去学火珠琳、梅花易,完全颠倒了顺序。

第二步是许多人不重视的内容,但其实是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理解卦象、卦辞和爻辞。之所以有彖辞、象辞、文言,就是孔子怕后人不理解,特意为我们作的注释,那时没有白话文,所以现在的人还是看不懂。但只要多读,所谓“诵之万遍,其意自现”。“彖辞”解释卦象,“象辞”分别逐句解释卦辞和爻辞,“文言”只有乾坤二卦才有,是对这二个门户卦的特殊说明。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如果看易经象读小说一样容易懂就好了,可惜事与愿违,易经相当难懂,这样看几遍往往一无所获,如果这时你跳过这个基础知识而继续学习四柱等算命书,那只能进入“魔道”,永远不能成“正果”,你必须坚持继续再啃N遍,然后结合“系辞”来理解卦的大的涵意,各卦之间的关系。通过“序卦传”来理解64卦的编排顺序,通过“杂卦传”来明白卦的表意、“说卦传”来明白卦的表象。最后通过“系辞”来了解卦的哲理。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这第二步的掌握估计需要三年以上,当然象纪昀那样过目不忘之人除外,学会这些仅仅才入门,将这些哲理与工作、学习、生活相结合来体会,才是重要的第三步。这时你会发现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墨家也好,其理论思想在易经里面都有缩影,达到这个程度,才有资格去学下一步。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第四步是选择一二种方法学习占卜,儒家喜欢用蓍草法,现在的方法很多,一般用三枚硬币的比较多。其实各种方法大同小异,都是求得卦象的方法。其后的推算方法便是各家的所谓“秘术”了。这时你要学会什么是互卦、错卦、综卦、动爻、天干地支、六亲六神六兽、装卦世应、辨象断法、旺衰冲合等方法。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当某一种占卜方法熟悉之后中,再学习其它方法就很容易了。当然,如果你真的掌握前三个步骤,你自然对后面的内容不感兴趣,因为大道理已经清楚,具体的事情只要按照该做的去做,便符合大道,是走的“正道”。这就是所谓“善易者不卜”。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我经常碰到一些自学《易经》的朋友,他们问,学《易经》有没有什么窍门,为什么念了半天还是不懂?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事实上,学《易经》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抓住关键点,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1 24字学会画八卦
要进入《易经》的世界,第一步就是熟识八个基本卦。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所谓基本卦,是指八个三爻卦,就是我们经常在八卦图上看到的: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个卦。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基本卦的原始象征是自然界,八卦分别对应的是: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这八个卦的卦形一定要会画,这是我们学习《易经》的基础。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为了方便记忆,古人专门写了一个口诀: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短短24个字,只要记住了,八卦就可以画出来。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2 一首歌熟记64卦
学《易经》第二步,是认识六十四卦。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易经》的主体是六十四个卦象,必须稍费心思,依序背诵,记住六十四卦的顺序。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有人说,这个看起来眼都花了,怎么认得过来?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我自己的心得是,你每天花十分钟来念,多练习几遍就不难记住了。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毕竟念书与做事一样,都是熟能生巧。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4983.html
有口诀就更方便记忆,大家可以用朱熹编写的《周易卦序歌》:

3 如何画出一个六爻卦?
第三步比较难了,要画出《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象。
《易经》里这些卦象,都是由八个基本卦两两相重所构成的。
在念出某一卦的卦象时,你脑海中要出现八个基本卦的卦形,这样就能画出一个六爻卦。
譬如:我们说屯卦,是“水雷屯”,那就是上卦为“坎”,下卦为“震”,你把两个三爻卦画出来,屯卦就出现了。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念卦象的时候,是从上往下来念的,比如“水雷屯”;
但是,在画卦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由下往上画的习惯,从最底下的一爻开始画起。
这样你后面学习卦爻知识,再进一步学占卦解卦,才能接得上。
口中念的是上下组合,手中画的是由下而上。

4 易经是先给答案的游戏
第四步,就要深入到每一个卦中,是最难的挑战:
读懂《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与爻辞。
怎样才能读懂这些看似玄奥的卦辞、爻辞呢?
要充分发挥《易传》的作用。
《易传》包括《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共7种10篇,又被称为“十翼”。
其中,《彖传》是说明卦辞的;《象传》则说明卦象与爻辞,一般把说明卦象的称为《大象传》,把说明爻辞的称为《小象传》。

问题是这些说明过于扼要,有些看过了也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的办法是结合占卜与儒理,因此研习方法是“先有答案再找理由”。
卦辞与爻辞即是答案。
它为什么这么写呢?
要设法找出这么写的理由。
譬如,乾卦初九的爻辞是“潜龙勿用”,这是什么意思?

首先,乾卦六爻有四爻提到“龙”,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龙是充满活力,在水中、地上、天空都可以自由行动的生物。
只有它最能代表乾卦六个阳爻所显示的无限生机。
其次,为什么说初九是潜龙?
因为六爻可以配合天地人三才:
初爻与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上爻为天。

初与二爻为地,初是地底下的一爻,地面之下是水,所以说潜龙。
再来说“勿用”,为什么叫“勿用”?
“勿用”是《易经》中一个重要的占验之词,就是告诉你:
这时不能有所作为,因为位置太低,往上又有五个阳爻挡着,不妨稍安勿躁,好好修养自己,以备未来之用。

5 怎样看一个爻好不好?
最后一点,我们还要了解:
一个爻好不好,如何从卦象上简单判断?
这里可以参考的因素很多,譬如:
是否当位?
阳爻在初、三、五的位置为当位;阴爻在二、四、上的位置为当位,反之为不当位。

是否阴阳正应?
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为相呼应的三对关系,如果两个对应爻刚好一阴一阳,就叫做相应,如果两爻都是阴,或者都是阳,就是不应。

是否居中?
一个卦中,二爻与五爻为居中。
一卦六爻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还有很多,比如是否阴阳相比邻、阴爻是否乘刚、阳爻是否有阴爻承顺,等等。
这些因素都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一个爻的依据。
初学者听起来可能会有一点难懂,不必着急,先从基本的学起,慢慢都可以理解。
学习《易经》,有一句话要记得:
《易经》一辈子学不完。
因为《易经》六十四卦,包含了万事万物的变化,八个基本卦所隐含象征复杂多样,需要你发挥充分的联想,长期耐心研究,才能了解。
我曾归纳自己学易的三点心得,可以拿来与大家共勉:
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学会终身受用。
正因为十分困难,所以特别值得去学。
学《易经》要义理与象数并进,人生因而更充实也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