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兴旺的坚强基石。南阳有多少姓氏?百家姓都是哪些?各姓氏有多少人、分布如何?通过市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结果可见一斑。
在普查登记的各姓氏人口中,王姓人口达到1000233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0.3%,是全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全市唯一登记超百万人口的姓氏。王、李、张、刘、杨、赵、陈、马、郭、周十个姓氏的人口分列全市各姓氏人口前10位,共登记人口4767279人,占全市常住人口49.1%。河南省常住人口排名前十的姓氏依次是王、张、李、刘、杨、赵、陈、郭、马、孙十个姓氏,共有4850.8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8.82%。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常住人口居前100位的姓氏,共登记人口8593825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8.5%,其中王姓人口最多,占11.6%;邱姓人口最少,占比不足0.2%。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快来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藏着怎样的文化?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日前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云南常住人口“百家姓”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新鲜出炉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在云南4720.9万常住人口中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姓氏排名前100的人口总量为4047.3万人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占全部常住人口的85.7%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云南常住人口数量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超过100万的姓氏分别为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李(556.9万)、杨(364.4万)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张(291.6万)、王(281万)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陈(165.2万)、刘(146.8万)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赵(124.8万)、罗(102.8万)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其中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李”姓以超过500万的人数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位居姓氏排名之首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有趣的是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35115.html
在大理,这些部分姓氏
都被“题”在了白族民居的照壁上
即一看照壁,便知姓氏
比如
“青莲遗风”为李姓,“清白传家”为杨姓
“琴鹤家声”为赵姓,“百忍家风”为张姓
“工部家声”为杜姓,“明道家风”为程姓
“渭钓家风”为姜姓,“眉山挺秀”为苏姓
“绛帐家声”为马姓,“濂溪世第”为周姓
“三槐及第”为王姓,“南诏宰辅”为董姓
“京兆世第”为段姓,“水部家声”为何姓
“邾封鲁绪”为倪姓,“富春家声”为严姓
……
照壁上的每四个字
都代表一个姓氏,一个故事
一种家风,一种传承与延续
李 姓
青莲遗风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所以白族的李姓,便把“青莲遗风”题写在自家的照壁上,鼓励子孙后代像李白一样,饱读诗书,入室升堂。
杨 姓
清白传家
杨姓照壁上题写的“清白传家”,源于东汉杨震清白为官的故事,因此“清白传家”成了后世杨姓人家教育后代的光辉典范,也借此表达他们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白族杨姓人家照壁也题“清河世家”“四知家风”“清白人家”“关西世第”等等,基本上是同一个意境。
赵 姓
琴鹤家声
赵姓照壁上“琴鹤家声”的典故说的是北宋赵抃为官清廉的传说故事。后世裔孙为颂扬赵氏先祖赵抃为官俭约、轻车简从的高风亮节而以“琴鹤”标额其堂,因此,“琴鹤家风”“琴鹤之声”也就题在了赵姓人家的照壁上。
张 姓
百忍家风
“百忍家风”是张姓人家教育后人的家风,源于唐代养生家张公艺的传说故事。张姓将“忍”字作为家风代代相传,《张氏家谱》也成为“百忍家谱”,有些地方张姓祠堂称为“百忍堂”。白族张姓也通过在照壁上题写“百忍家风”,弘扬“忍为高,和为贵”的传统人和精神,借以期盼“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愿望。
杜 姓
工部家声
杜姓照壁上的“工部家声”,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族杜姓照壁上题写的“工部家声”就是要继承杜甫的精神。
周 姓
濂溪世第
周姓“濂溪世第”中的“濂溪”,出自北宋理学创始者周敦颐。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晚年定居于庐山,世居濂溪之上,自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王 姓
三槐及第
白族王姓照壁上还会题写“三槐流芳”“三槐及第”,这皆源自宋时王祜一族世代显宦的典故,中原许多王姓家庭的祠堂叫做“三槐堂”也源自于此。
董 姓
南诏宰辅
照壁上题书“南诏宰辅”,说的是大理白族董姓始祖董成曾经为南诏国清平官的事。董氏门宗南诏时期有官臣至宰相,因此以“南诏宰辅”光耀门第,以示后人。
段 姓
京兆世第
段姓“京兆世第”说的是南诏国的董国师和大理国的段白王。
何 姓
水部家声
何姓照壁上“水部家声”的历史典故,说的是南朝文化名人梁何逊的事。何逊于天监十三年至十四年(514—515年),随安成王萧秀之郢州,为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故何姓以“水部家声”书写照壁。
苏 姓
眉山挺秀
“眉山挺秀”一词选自司马光为苏氏族谱的题辞:“辕轩肇迹,昆吾启祥;司寇脉衍,平陵功敫;弁州贻泽,凤阁传芳;眉山挺秀,奕世荣昌”。其核心直指苏轼。又因苏轼著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这一首词,大理白族苏姓也有在照壁上书写“赤壁家声”的。
姜 姓
钓渭家风
姜子牙的名字人人皆知,关于他的神奇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古琴曲“耕莘钓渭”描述的是耕莘伊尹、钓渭子牙这两个年岁很大了的老人,坐在河边钓鱼的场面。白族姜姓人家以“钓渭家风”为照壁家训。
倪 姓
邾封鲁绪
倪姓在照壁上书“邾封鲁绪”,取“世承鲁绪、系衍邾封”之意……
散布在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民居
青瓦白墙,绿树繁花
精致而又淡雅
清新而又和谐
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山水画
姓氏文化也在这些白族民居中
在精美绝伦的照壁中
代代传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