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伺服电机行业技术水平、下游需求、国内外基本情况、细分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伺服电机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伺服电机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伺服电机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组成,可以进行精确的位置、速度、转矩控制。伺服电机是一种精确运动控制的执行电动机,在伺服控制系统驱动控制下,实现电动机轴上的扭矩、角速度和/或角位移输出;伺服驱动器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是将运动控制指令转化为驱动伺服电机做出相应运动的驱动电力(包含电流、电压、频率等要素)。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伺服电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与普通电机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其通常搭配反馈装置一起使用,实现精准控制。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伺服电机在精度、矩频、过载等性能上具有优势,在机床工具、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伺服电机市场规模25.3亿元,到2021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增长至62.2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69.04亿元。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从细分市场来看,进入21世纪,交流伺服系统越来越成熟,市场呈现快速多元化发展,国内外众多品牌进入市场竞争。目前交流伺服技术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2022年我国交流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为57.77亿元,占总市场规模的比重为83.67%。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中国伺服电机市场分为日系、欧美系、台湾系和国产品牌四个阵营。日系品牌以松下、安川、三菱等为代表,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欧美系品牌以西门子、施耐德、博世等为代表,占据高端市场;台湾品牌以台达、东元等为代表,产品价格和技术水平定位于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之间;国产品牌以汇川技术、埃斯顿等为代表,技术路线上与日系产品接近,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经济模式的不断创新,伺服驱动这一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智能化加工设备及不断提升的自动化水平以及高速、高精度为基础的其他工业设备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伺服电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工业品技术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并都将其作为本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未来国内伺服电机市场受益于产业升级需要的市场增容影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2023-2029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伺服电机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数据说明: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1、本报告核心数据更新至2022年12月,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少量涉及全球及相关地区数据;预测区间涵盖2023-2029年,数据内容涉及伺服电机产量、需求量、市场规模、所属行业贸易数据等。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2、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版、问询报告等)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等;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公司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报告目录框架: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第1章 伺服电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1.1 国际伺服电机行业发展现状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1.1.1 国际伺服电机行业发展历程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1.1.2 主要国家和地区伺服电机发展分析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1)美国伺服电机市场分析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2)欧洲伺服电机市场分析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3)日本伺服电机市场分析文章源自懂站帝-http://www.sfdkj.com/70488.html
1.1.3 国际伺服电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2 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发展现状
1.2.1 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1.2.2 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2.3 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1)行业市场规模
(2)行业利润水平
1.3 中国伺服电机所属行业进出口分析
1.3.1 行业出口情况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3)行业出口趋势及前景
1.3.2 行业进口情况分析
(1)行业进口整体情况
(2)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3)行业进口趋势及前景
第2章 伺服电机行业产品市场分析
2.1 行业产品结构特征分析
2.1.1 行业产品结构类型
2.1.2 行业产品市场概况
2.2 按驱动电机类型分产品市场分析
2.2.1 直流伺服电机市场分析
(1)产品特点分析
(2)市场发展概况
(3)市场发展趋势
2.2.2 交流伺服电机市场分析
(1)产品特点分析
(2)市场发展概况
(3)市场发展趋势
2.2.3 直线永磁伺服电机市场分析
(1)产品特点分析
(2)市场发展概况
(3)市场发展趋势
第3章 伺服电机行业技术水平分析
3.1 行业技术活跃程度分析
3.1.1 专利申请数量变化情况
3.1.2 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2 行业技术重点企业分析
3.3 行业专利类型分析
3.4 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3.5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3.5.1 国际伺服技术发展趋势
3.5.2 国内伺服技术发展趋势
第4章 伺服电机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4.1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4.1.1 行业四大阵容描述
4.1.2 不同派系竞争格局
(1)不同派系品牌格局
(2)不同派系市场格局
(3)不同派系价格格局
4.1.3 不同级别产品竞争格局
(1)0.4KW级别产品竞争格局
(2)1.0KW级别产品竞争格局
(3)2.0KW级别产品竞争格局
4.2 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4.2.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4.2.2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3 潜在进入者威胁
(1)行业盈利能力较强
(2)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4.2.4 行业替代品威胁
(1)非同类产品的替代威胁较大
(2)同类产品的替代威胁较大
4.2.5 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4.3 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4.3.1 行业区域市场特征
4.3.2 珠三角地区发展分析
(1)伺服系统需求旺盛
(2)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4.3.3 长三角地区发展分析
4.3.4 环渤海地区发展分析
4.4 行业并购与整合
4.4.1 国际伺服电机行业并购整合分析
(1)行业并购整合阶段
(2)行业并购整合方式
(3)行业并购整合动因
4.4.2 国内伺服电机行业并购整合分析
(1)行业并购整合阶段
(2)行业并购整合动因
(3)行业并购整合趋势
第5章 伺服电机行业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5.1 行业重点企业生产分析
5.1.1 外资品牌企业生产情况
5.1.2 国内品牌企业生产情况
5.1.3 国内外企业优劣势比较
5.2 行业重点企业整体情况分析
5.2.1 我国伺服电机行业主要企业特点分析汇总
5.2.2 伺服电机企业创新能力
5.3 国际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3.1 日本松下电器(PANASONIC)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伺服产品在华销售模式
(5)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6)在华主要伺服企业分析——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
(7)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5.3.2 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在华销售模式
(5)在华主要伺服企业分析——上海安川电动机器有限公司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5.3.3 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在华主要伺服企业——罗克韦尔自动化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5.3.4 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在华主要伺服企业——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5.3.5 奥地利KEBA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在华主要伺服企业——科控工业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5.3.6 美国丹纳赫集团(DANAHER)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在华主要伺服企业——天津飒派传动有限公司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5.3.7 中国台湾东元电机(TECO)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在大陆主要伺服企业——无锡东精电微电机有限公司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5.3.8 西班牙发格自动化有限公司(FAGOR AUTOMATION)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在华主要伺服企业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5.3.9 德国西门子(SIEMENS IA&DT)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主要伺服产品及技术
(4)产品在华销售模式
(5)在华投资及经营分析
(6)企业在华优劣势分析
5.3.10 COPLEY CONTROLS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在华机构分布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6)企业最新动态
5.3.12 其他国际重点企业
5.4 国内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4.1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2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3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4 北京和利时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5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6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7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8 兰州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9 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5.4.10 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介
(2)产品结构及新产品
(3)企业研发水平分析
(4)产品销售渠道及领域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企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第6章 伺服电机行业下游需求及前景分析
6.1 伺服电机下游市场分析
6.2 机床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分析
6.2.1 伺服电机在机床行业中的应用
6.2.2 数控机床对伺服电机的需求
(1)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概况
(2)伺服电机的需求现状
6.2.3 机床行业伺服产品应用前景
6.3 包装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分析
6.3.1 伺服电机在包装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6.3.2 包装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
(1)包装机械行业产销规模
(2)伺服电机的需求规模
6.3.3 包装机械行业伺服产品应用前景
6.4 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分析
6.4.1 伺服电机在电子专用设备行业中的应用
6.4.2 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
(1)电子专用设备行业产销规模
(2)伺服电机的需求规模
6.4.3 电子专用设备行业伺服产品应用前景
6.5 纺织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分析
6.5.1 伺服电机在纺织机械行业的应用
6.5.2 纺织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
(1)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销售规模
(2)伺服电机的需求规模
6.5.3 纺织机械行业伺服产品应用前景
6.6 印刷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分析
6.6.1 伺服电机在印刷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6.6.2 印刷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
(1)印刷机械行业销售规模
(2)伺服电机的需求现状
6.6.3 印刷机械行业伺服产品应用前景
6.7 橡胶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分析
6.7.1 伺服电机在橡胶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6.7.2 橡胶机械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
(1)橡胶机械行业销售规模
(2)伺服电机的需求规模
6.7.3 橡胶机械行业伺服产品应用前景
6.8 工业机器人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分析
6.8.1 伺服电机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中的应用
6.8.2 工业机器人行业对伺服电机的需求
(1)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量规模
(2)伺服电机的需求规模
6.8.3 工业机器人行业伺服产品应用前景
第7章 伺服电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
7.1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7.1.1 行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1)OEM项目型市场的增长趋势
(2)产品和技术趋势
(3)价格情况和走势
(4)服务趋势
(5)控制平台趋势
(6)新兴行业应用趋势
7.1.2 行业发展的机遇挑战
(1)机遇
(2)挑战
7.1.3 行业发展的前景预测
7.2 行业投资特性与机会
7.2.1 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行业进入壁垒
(2)行业盈利模式
(3)行业盈利因素
7.2.2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重点投资地区分析
(2)重点投资领域分析
(3)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7.3 行业投资动因分析
7.4 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7.4.1 经营风险
7.4.2 技术风险
7.4.3 市场风险
7.4.4 政策风险
7.4.5 竞争风险
7.5 企业投资动向及建议
7.5.1 行业最新投资动向
7.5.2 行业企业投资建议
7.5.3 企业竞争力构建建议
(1)研发与设计能力
(2)规模与运营能力
(3)满足客户的能力
(4)服务反应的能力
(5)成本控制的能力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1:2014-2022年全球伺服电机需求统计
图表2:2014-2022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3:2014-2022年我国伺服系统细分市场规模情况
图表4:2014-2022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产销量情况
图表5:2022年国内主要伺服电机及控制器厂商营收与利润统计
图表6:直流伺服电机应用领域
图表7:2014-2022年我国直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8:交流伺服电机主要应用领域
图表9:2014-2022年我国交流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10:2014-2022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专利数量趋势图